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酚类物质(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中早熟苹果品种的贮藏品质和酚类物质差异分析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早熟苹果品种可以丰富水果市场,是苹果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其贮藏特性及品质差异意义重大。本实验以‘鲁丽’‘鲁艳’两个苹果新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其亲本‘嘎啦’为参照,探究3种苹果的贮藏品质和酚类物质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嘎啦’苹果,‘鲁丽’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最高,果皮a*值最大,外观品质最佳、适于鲜食,而‘鲁艳’苹果总酸度高、固酸比低,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高,不耐贮藏。与‘嘎啦’和‘鲁艳’苹果相比,‘鲁丽’苹果有着最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能力最强。3种苹果主要的酚类物质也因品种、成熟度和果实部位存在差异,‘嘎啦’和‘鲁丽’苹果果肉均以绿原酸含量最高,而‘鲁艳’苹果表儿茶素含量最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肉。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a*值有高度显著负相关性(P<0.001),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与总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主成分1主要由总酚、总黄酮、绿原酸、表儿茶素含量等指标决定,成熟的‘鲁丽’和‘嘎啦’苹果在PC1较为接近。该研究可为中早熟苹果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鲁丽’苹果 贮藏品质 酚类物质 成熟度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

林业科学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胶孢炭疽菌侵染核桃青皮后酚类物质种类以及变化规律,筛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为探究核桃抵抗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香玲’和‘泰勒’2个品种核桃为试材,对其青皮体外接种胶孢炭疽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侵染后核桃青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变化。【结果】随着胶孢炭疽菌侵染天数增加,‘香玲’青皮病斑逐渐增大,在第6天发生明显变化,而‘泰勒’青皮病斑基本不变。‘香玲’和‘泰勒’青皮中酚类物质总量基本一致,划分为9大类,其中以原花青素/花青素、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黄酮醇和苯丙素类为主。‘香玲’中苯甲酸类最多,占60%以上,主要以没食子酸、丁香酸、鞣花酸和香草酸等为主;‘泰勒’中黄酮醇类最多,接近30%,主要以金丝桃苷、槲皮苷、扁蓄苷和杨梅苷等为主。炭疽菌侵染第6天,与‘香玲’相比,‘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为60个,上调差异代谢物有52个,下调为8个,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香豆酸、原花青素B1/2/3、根皮苷、丁香酸、鞣花酸和阿魏酸等差异显著。分析炭疽菌侵染4~6天‘香玲’和‘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发现,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6种物质出现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青皮病斑出现明显变化有关联。【结论】鉴定抗炭疽病品种‘泰勒’和感病品种‘香玲’130种酚类物质,代谢组学分析炭疽菌侵染后物质动态变化,筛选到原花青素B1/2/3、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可为后期开发炭疽病相关天然药物,探究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桃 炭疽病 酚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启瓶后不同储藏方法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颜色指标的影响

酿酒科技 2018

摘要:为明确启瓶后不同储藏条件对葡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以黑比诺红葡萄酒为材料,启瓶后分别进行不同储藏温度及顶空充氮气处理,对储藏期间总酚、单宁、花色苷、聚合色素等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由于沉淀形成以及氧化的影响,所有处理的总酚含量均有所降低,尤其是-80℃冷冻处理下降最为显著;4℃冷藏的单宁随着储藏时间延长保持稳定,而室温保存处理变化相当明显,达到启瓶初始时的150%左右;冷冻储藏处理的总花色苷含量保持最好,整个储藏时期总单体花色苷平均相对值为100%左右;聚合色素与总单体花色苷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2=0.89),启瓶后室温储藏处理的聚合色素上升和总单体花色苷下降幅度均最显著;启瓶后冷冻储藏的酒样色调和色度均保持最稳定。总体而言,启瓶后室温储藏对总酚、单宁及各颜色指标的影响最大,感官品质下降最明显;-80℃冷冻储藏的各项指标与开瓶初始时相比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葡萄酒 酚类物质 单宁 聚合色素 花色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压榨对酿酒葡萄皮渣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酿造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酿酒葡萄皮渣(皮和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再加工利用价值。对鲜葡萄皮渣进行压榨处理后再干燥,研究压榨对皮渣的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处理可以快速降低葡萄皮渣水分含量,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压榨葡萄皮总酚、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均有所增加,其含量分别为19.56 mg/g和22.64 mg/g。压榨葡萄皮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压榨葡萄皮,其DPPH、ABTS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2.90%、70.18%和41.09%,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分别为0.23%和21.33%。压榨籽和皮籽混合物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则明显降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原花青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关键词: 酿酒葡萄皮渣 压榨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石榴品种果实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石榴不同栽培地区和不同品种间酚类物质含量分布特征,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功能型优良品种,以山东、云南、新疆和四川地区8个主栽石榴品种的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品质分析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果实品质、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品种间果实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喀什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甜绿籽固酸比最高,泰山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红玛瑙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不同石榴品种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均最高;果汁次之,种子最低。喀什甜果皮和红玛瑙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果汁中花青苷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在千籽红和大青皮甜中最高,安石榴苷、没食子酸、鞣花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在红玛瑙中最高;果皮中安石榴苷含量(平均为135.00 mg·g-1)占总酚的48.94%,是石榴果实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果实品质指标间、果实品质与酚类物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安石榴苷、没食子酸、鞣花酸、花青苷、总黄酮和总酚间互为正相关,各指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正相关。红玛瑙、喀什红和千籽红果实的综合品质佳,富含酚类物质,是值得推广和开发利用的优良品种。研究结果为石榴加工产品的研发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石榴 品种 果实品质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对桑椹酒中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7种商品酵母发酵桑椹酒,研究各菌株对桑椹酒中酚类物质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酒样中总酚、总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其他3种单体酚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色度和色调也有差异,其中RC212、DV10和D254发酵酒的色度较高。

关键词: 酵母 酚类物质 桑椹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酿酒科技 2011

摘要: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重点阐述了体外非酶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几类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分析了国内外抗氧化测定方法的使用现状,并展望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葡萄酒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测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酿酒科技 2011

摘要: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物质可分为类黄酮和非类黄酮两大类,它们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等密切相关。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来自于葡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以及橡木桶,参与形成葡萄酒的味道、骨架、结构和颜色等,对红葡萄酒的风格特征和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葡萄酒 酚类物质 花色苷 单宁 葡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红桃和日川白沙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红桃和日川白沙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二者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探讨花青苷与色素和酚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与日川白沙桃相比,超红桃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且下降快,花青苷含量高且上升多;而超红桃果肉早期色素含量较低,后期含量较高,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酚类物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花青苷含量与其他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现负相关,仅个别指标例外。

关键词: 超桃红 日川白沙桃 发育过程 色素 酚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及休眠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PrunusaviumL.cv.Hongdeng)带有花芽的离体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红灯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效果不同,自然休眠前期低温(5℃)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提前达到其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则效果相反,变温(5℃/20℃)的效果不明显。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温度处理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也不相同,低温(5℃)在休眠前期抑制PAL活性的增长而提高了PPO活性,中期使PAL活性迅速降低的同时却加速了PPO活性的升高;后期降低了PAL活性,提高了PPO活性。高温(20℃)的作用效果与低温(5℃)相反。变温(5℃/20℃)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不明显。低温(5℃)在自然休眠的3个阶段都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高温(20℃)抑制了花芽的萌发;变温(5℃/20℃)对花芽的萌发影响不大。

关键词: 甜樱桃 温度 酚类物质 酶活性 休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