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残留(模糊匹配)
162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葡萄中氟醚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

摘要:建立了氟醚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 01~2mg/kg添加水平范围时,氟醚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5. 0%~99. 6%、94. 3%~98. 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5%~4. 2%、0. 8%~4. 6%,方法的定量限(LOQ)均为0. 01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 氟醚菌酰胺 吡唑醚菌酯 葡萄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吡虫啉、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苯醚甲环唑在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仪器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毒死蜱、吡虫啉、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苯醚甲环唑在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净化,毒死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他3种农药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吡虫啉、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苯醚甲环唑4种农药在梨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4.4、12.2、13.1和10.3 d。施药后7 d至收获期,4种农药在梨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出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按照推荐剂量及其操作规范在梨上施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 毒死蜱 吡虫啉 螺虫乙酯 苯醚甲环唑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使用评价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评价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在玉米上的使用安全性,在山东、安徽两地采用田间试验及液相、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8~3.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5~8.8 d;辛酰溴苯腈在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5~2.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3~1.6 d,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在玉米上未检出最终残留量(<0.01 mg/kg).推荐20%烟嘧·辛酰溴油悬浮剂用于防除玉米田杂草时,以300~450 g a.i./hm~2、于玉米田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药液600 kg茎叶喷雾一次为宜.

关键词: 烟嘧磺隆 辛酰溴苯腈 玉米 土壤 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苯菊酯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现代农药 2019

摘要:为评价联苯菊酯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联苯菊酯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4~15.3 d、12.3~18.0 d。收获期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联苯菊酯残留量分别为0.042~1.226 mg/kg、小于0.010~0.022 mg/kg、小于0.010~0.053 mg/kg。

关键词: 联苯菊酯 小麦 土壤 消解动态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明确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对吡唑醚菌酯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山东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低于多菌灵,对两地孢子萌发的毒力和对安徽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均高于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对山东和安徽两地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均在78.33%以上,对安徽菌株的防效高于多菌灵。吡唑醚菌酯150 g/hm~2和225 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在0.69 kg/m2以上,均高于多菌灵处理。吡唑醚菌酯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310~0.0647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0.2 mg/kg。吡唑醚菌酯在山东和安徽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低于11.3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低于9.9天,属于易降解农药。因此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可达到较高防效且对人体较为安全。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小麦赤霉病 毒力 防效 残留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花生仁和秸秆中二嗪磷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水混合溶液提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二嗪磷在花生仁和秸秆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4%。二嗪磷在花生仁和秸秆中定量限分别为0. 01、0. 05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 二嗪磷 花生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与降解行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研究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上使用后的降解和残留行为,以期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紫外检测器,对吡唑醚菌酯进行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在花生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降解常数,半衰期为4.1~5.0 d。用药后15 d至收获期,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仁、花生壳、植株中的最终残留均未检出。[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花生中的吡唑醚菌酯残留测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降解 残留 花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嗪对田间麦蚜种群防控效果与残留消减动态的关系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噻虫嗪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本研究进行了21%噻虫嗪悬浮剂对田间麦蚜的防控试验,并测定了噻虫嗪在小麦植株及籽粒中的残留。结果表明:21%噻虫嗪SC 23.625 g/hm~2防治麦蚜效果最佳,药后3 d,对麦蚜相对防效可达到91.48%,其次为21%噻虫嗪SC 15.75 g/hm~2,药后3 d,相对防效可达到87.48%,且与噻虫嗪23.625 g/hm~2差异不显著。残留消解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期施用21%噻虫嗪SC 15.75 g/hm~2防治小麦蚜虫,在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为4.8 d,药后14 d消解92%,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1%噻虫嗪SC,用药量15.75~23.625 g/hm~2,小麦生长后期连续施药1~2次,最后一次用药后7、14、21 d采收的小麦籽粒中未检出噻虫嗪(<0.01 mg/kg)。建议用21%噻虫嗪SC防治小麦蚜虫,最高制剂用药量75 g/hm~2(有效成分15.75 g/hm~2),在小麦抽穗期施药一次,安全间隔期14 d。

关键词: 噻虫嗪 麦蚜 田间药效 残留 消减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氰菊酯在青花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法(GC-ECD)研究氯氰菊酯在青花菜和土壤中残留的检测方法、氯氰菊酯在青花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在青花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与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检测方法对氯氰菊酯的最小检出量为0.002 ng,氯氰菊酯在青花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1),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6.1%~101.6%和83.4%~103.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4.8%和2.6%~3.8%。氯氰菊酯在青花菜中的半衰期为3.6~4.1 d,药后14 d消解达93%以上。10%氯氰菊酯乳油有效成分60、90 g·hm~(-2),施药3、4次,末次施药后7 d收获的青花菜中氯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1 mg·kg~(-1)。推荐该药在青花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 d。

关键词: 氯氰菊酯 青花菜 土壤 残留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

摘要:为评价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研究。进行2年2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337. 5 g/hm2(94. 5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337. 5 g/hm2(94. 5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和225 g/hm2(63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施药,收获期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 8~8. 9 d、8. 3~14. 2 d。最终马铃薯中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0. 01 mg/kg)。该方法,准确可靠。收获期马铃薯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低于我国规定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值(0. 1mg/kg)。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