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81条记录
优质中熟桃新品种七月肥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七月肥是以白里肥桃为母本、中华寿桃和川中岛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中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个大,两半部较对称,果尖明显,平均单果质量329.3 g;缝合线深,梗洼深广.果皮茸毛细密,果面黄绿色,完熟后底色乳黄,无红色素.果肉白色,肉质细腻,味甜,有浓郁的肥城桃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4.5%,黏核,丰产.在泰安地区,3月中旬萌芽,4月初盛花,7月底成熟,果实发育期110 d左右.以2 m×4 m的株行距定植,5年生树每666.7 m2产量可达2195.4 kg.适宜在山东及周边桃产区栽植.

关键词: 新品种 七月肥 肥城桃 中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山东梨园新成灾害螨柑橘全爪螨的鉴定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 CO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全爪螨间的遗传距离均远低于其与全爪螨属其他种间的遗传距离;在基于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梨树上害螨均分别与柑橘全爪螨以很高的置信度(分别为99%, 99%和100%)聚在同一分支。【结论】形态特征结合分子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山东梨园中新暴发成灾的害螨为柑橘全爪螨,说明柑橘全爪螨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北移了,需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梨园 害螨 鉴定 阳茎 COⅠ ITS1 ITS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遗传因素对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析非遗传因素对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采用莱芜市赢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5—2019年的15 040条鲁中肉羊的生产性能数据,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出生年份、出生季节、性别对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阶段鲁中肉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对鲁中肉羊初生、3月龄、6月龄、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年份对周岁阶段的体重、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初生阶段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3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6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周岁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也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成年阶段的体长有极显著影响。性别对鲁中肉羊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非遗传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为鲁中肉羊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进展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 鲁中肉羊 不同生长阶段 体尺体重 非遗传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玉米间作对昆虫群落多样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花生/玉米间作模式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对害虫的控害能力,开展了花生/玉米间作对昆虫群落多样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于作物生长期开展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并在收获期对花生、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表明:花生/玉米(12∶3)间作显著提高了整体区域昆虫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群落均匀度指数,降低了生态优势度指数;其中间作系统花生带与花生单作间各项指数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花生/玉米间作增加了整体区域内天敌的发生数量、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对间作系统花生带天敌未表现出明显影响。花生/玉米间作整体区域害虫发生数量降低,同时害虫物种数、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提高;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花生带害虫数量显著下降,其它群落特征指数未受明显影响。花生/玉米(12∶3)间作下花生产量未受明显影响,但玉米产量显著提高55.16%。本研究说明花生/玉米间作显著提高了昆虫的生物多样性,对害虫有一定的控害作用,而且花生/玉米12∶3模式对玉米生长有利。

关键词: 花生/玉米间作 昆虫群落多样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钵苗大垄双行膜上种植复式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平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研制了一种适合蔬菜钵苗大垄双行栽植的复式联合作业移栽机,对移栽机栽植机构的栽植轨迹和投苗机构的开闭控制参数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同时针对传统农机装备地轮深度调控装置难以满足大垄双行膜上栽深精确控制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液压栽深仿形装置并整合到移栽机,使得整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垄上覆膜、双行独立仿形、膜上Z字形移栽等多道作业工序。分别在45、60株·min-1的栽植频率条件下进行移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株距合格率、移栽合格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4.08%、90.45%和91.90%、88.33%,平均栽深合格率为94.15%,较好地满足了蔬菜钵苗大垄双行种植要求。

关键词: 复式移栽机 蔬菜 设计 田间试验 大垄双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发酵芦笋汁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发功能型芦笋益生菌饮品,该研究筛选了适合芦笋汁发酵的菌种及其组合,分析了单菌和双菌发酵芦笋汁的特性;优化了双菌共发酵芦笋汁的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菌共发酵前后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KDB-03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DMCC 2.37为最佳发酵菌种组合;与未发酵芦笋汁相比,双菌共发酵可显著提高乳酸菌菌落数、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值,增幅分别为11%、18%、40%、130%,显著降低总黄酮含量,降幅为27%;在接种量3.8%、乳酸菌与酵母菌接种比例1∶2、温度34.5℃的优化发酵条件下,芦笋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双菌共发酵还能显著降低醛类物质、增加醇类物质的含量,赋予了芦笋汁特有的发酵香味。综上,该研究筛选出的乳酸菌、酵母菌及其组合在芦笋汁发酵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开发新型芦笋汁发酵饮品。

关键词: 芦笋汁 共发酵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风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草地贪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分子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分子机制,通过LC50的溴氰虫酰胺诱导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后,利用酶活测定和转录组测序鉴定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基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经LC50的溴氰虫酰胺处理后,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体内3种解毒代谢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升高,但仅P450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经LC50的溴氰虫酰胺处理后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转录组中共筛选到1 40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935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473个。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药物代谢-其他酶通路及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通路中有超过20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在草地贪夜蛾转录组中筛选鉴定到121个P450基因,其中,属于CYP2、CYP3、CYP4以及Mito家簇的基因分别有9、45、58和9个,而经LC50的溴氰虫酰胺诱导后有8个P450基因上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其中有6个P450基因CYP321A8、CYP6B2、CYP6B7、CYP6B5、CYP4C1及CYP4D1表达量显著上调,这些都属于与害虫抗药性相关的CYP3和CYP4家簇基因。表明P450基因CYP321A8、CYP6B2、CYP6B7、CYP6B5、CYP4C1及CYP4D1可能在草地贪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溴氰虫酰胺 转录组 解毒代谢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菊芋起垄种植对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制度与种植密度对菊芋产量的影响,设置垄作(A1)和平作(A2)2种种植制度,60 cm(B1)、80 cm(B2)、100 cm(B3)3种行距进行大田试验,对收获期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以及单个块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垄作菊芋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及块茎大小等指标均优于平作;从牲畜饲料收获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为A1B1;从块茎商品性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应为A1B3。因此,在推广菊芋种植制度时,可根据种植目的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菊芋高产栽培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盐碱地 菊芋 种植制度 种植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碱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措施对其作用效果,筛选最佳配比,为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设置 6 种不同处理,分别为 T1(100%秸秆)、T2(75%秸秆+25%制炭)、T3(50%秸秆+50%制炭)、T4(25%秸秆+75%制炭)、T5(100%制炭)及 CK(空白对照)。在 120 d 室内培养条件下,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养分含量、水溶性盐基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秸秆降低土壤中可溶性氮浓度,培养过程增加其释放,T1—T5 和 CK 较培养第 1 天的含量分别增加 250.51%、81.21%、18.19%、32.77%、67.55%、64.20%。(2)秸秆增加磷酸盐质量浓度,培养过程增强磷酸盐的固持,T1 最低,为 0.99 mg·L-1。(3)土壤中水溶性钠离子质量浓度在培养过程中持续下降,实验结束时,T3 处理最低(356.80 mg·L-1)。相反,水溶性钾离子的浓度不断上升,并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当秸秆直接还田与制炭比高于 1:1 配施时,土壤中的水溶性钙、镁离子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当秸秆制炭量占优时,则与之相反。(4)秸秆和生物质炭均可增加土壤初始有机质含量,且秸秆强化土壤呼吸速率。(5)秸秆和生物质炭降低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富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离子组成及电导率关系密切,pH、可溶性氮、磷、钾含量对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可知,不同秸秆和生物质炭配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T3 处理最佳,此处理下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和水溶性钠离子含量,缓解土壤盐胁迫,同时降低氮、磷的淋失风险,有利于土壤肥力保持。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秸秆 生物质炭 盐碱耕地改良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冬枣’ב金丝4号’的103株F1群体为试材,应用已构建的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等10个性状的QTL定位。10个性状在F1代群体中表现为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的典型特征。共检测到157个与枣果实性状相关的QTL,其中单果质量相关44个,果实横径相关16个、纵径相关36个,果形指数相关9个,可溶性固形物相关11个,维生素C相关13个,总糖相关3个,总酸相关8个,糖酸比相关4个,可食率相关13个。各QTL位点的LOD值在2.65~6.25之间,可解释15.60%~31.90%的表型变异。157个QTL分布在连锁图谱的10个连锁群中,其中5个连锁群上的27个位点同时连锁了2~3个表型,证实部分基因在对控制果实性状上存在一因多效。

关键词: 果实性状 相关性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