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基因(模糊匹配)
24条记录
非生物胁迫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水稻抽穗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对水稻播种季节、产量和适宜种植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水稻抽穗期的调控涉及了一系列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调控关系。盐、干旱和温度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水稻抽穗期,解析非生物胁迫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有助于抗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梳理了水稻抽穗期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非生物胁迫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以期为水稻耐逆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基因 调控网络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植物种子大小性状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科(Fabaceae)植物种类众多,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其中可食用豆类为人类提供了油脂、蛋白质、淀粉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豆科植物种子大小性状是决定其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控制种子大小的关键基因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对豆科作物的高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种子大小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鉴定了一批调控种子大小的基因。本文通过对调控豆科植物种子大小的重要基因进行综述,为这些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豆科植物 种子大小 基因 育种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株型驯化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地对野生植物进行选择和驯化,形成了当前的主要农作物。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介入,主要农作物在驯化过程中株型发生显著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主要作物株型的驯化通常是由一些关键基因表达量或基因型的改变所引起。本文对玉米、水稻和小麦株型驯化相关基因和遗传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理想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 作物 株型 驯化 基因 遗传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全新组装及杏的进化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杏(Prunus armeniaca)是一种风味独特、具有重要经济和营养价值的果树.选择以杏品种'美华'为试材,利用先进的Illumina、PacBio和Hi-C组合技术,分别获得Illumina数据40.92 Gb、PacBio数据32.56 Gb和Hi-C辅助组装数据36.9 Gb,组装出全新的杏基因组HiC Ver 1.0,其序列叠连群(contig)总长和半总长位置叠连群(N50)大小分别是243.35和1.81 Mb,包含未知碱基的序列叠连群(scaffold)总长和N50大小分别是243.37和30.07 Mb.组装基因组的98.0%挂载到8个假分子形式的染色体.基因组杂合率0.425%,重复序列占47.1%, GC含量37.4%,预测出23 44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利用12种植物共有的664个单拷贝基因家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杏和梅(P. mume)约在10.7百万年(Ma)前分歧, 5种核果类果树与2种仁果类果树的祖先约在57.2 Ma前分歧.与杏和梅的共同祖先相比,杏有198个基因家族扩张、729个基因家族收缩.与其他4种核果类果树比较,杏有327个特有基因家族(437个特有基因);与其他11种植物比较,杏有90个特有基因家族(187个特有基因).

关键词: 基因组 基因 染色体 系统发育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加工品质相关贮藏蛋白、基因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小麦以及相关近缘种属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麦品质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新蛋白和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贮藏蛋白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新发现的与小麦加工品质相关的贮藏蛋白和基因的研究进展,从遗传改良的角度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小麦品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促进品质研究更好的应用于小麦育种的实践。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蛋白 基因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栽培豆与野生豆抗裂荚基因SHAT1-5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大豆的裂荚性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栽培豆中豆荚开裂特性的遗传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山东栽培豆(山宁11、山宁17、齐黄34、齐黄35和鲁0305-1)及山东野生豆(东营野生豆1、2号和山东野生豆1、2号)作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报道,通过PCR扩增克隆了一个大豆抗裂荚基因SHAT1-5,并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栽培豆和野生豆在SHAT1-5基因区约1 599 bp位置处,各自出现不同倍数的TAA重复。山东栽培豆与野生豆在SHAT1-5基因启动子上游4 kb关键调控区极度保守,栽培豆中不存在20 bp的缺失,这些结果与前人报道的东北栽培豆和野生豆中的情况有所不同。这表明,山东栽培豆与野生豆的裂荚性可能受其他基因的调控。

关键词: 栽培豆 野生豆 裂荚 基因 多态性分析 启动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黄花叶病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传病毒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与传播介体、发病规律与表现,总结了针对小麦黄花叶病开展的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研究,以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 病毒 基因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筛选与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苹果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果实成熟期对苹果杂交后代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从中选择6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和4个含量高的植株分成2组,在转录组水平上对其果实的基因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筛选出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蛋白激酶基因和甲基转移酶基因,表明蛋白质磷酸化和甲基化可能和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另外,差异表达基因还包括转录因子、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亚单元7、形成素类蛋白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等基因。这些结果为通过深入研究找出影响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键基因提供了线索,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上述这些基因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初步证实了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数量性状集群分离分析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苹果 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 转录组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玉米黄绿叶突变体ygl-m的初步研究

生物信息学 2015

摘要:在田间选育系谱过程中发现了一份黄绿叶突变体ygl-m,该突变体叶片在苗期自发地表现黄绿色,待植株长到6周大左右植株叶片开始恢复绿色,最后整个植株叶片都恢复正常的绿色。苗期ygl-m与野生型植株B73相比,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a/b比值显著升高;苗期叶片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片层较少,排列不规则,结构松散。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ygl-m的黄绿叶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本研究将为开展ygl-m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和进一步探讨其利用潜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黄绿叶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edrw.引起的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该病可为害玉米叶片、茎秆、苞叶和雄穗组织,造成产量降低、籽粒品质变差,对玉米生产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重点介绍玉米南方锈病国内外发生及危害概况,阐述玉米南方锈病的病理、病征,并探讨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基因的遗传研究,最后综述了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要点,以及进一步研究玉米南方锈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基因 数量性状位点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