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盐碱地(模糊匹配)
62条记录
优化氮素与品种匹配可协同提高盐碱地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耐盐碱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特征,挖掘盐碱地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方法]以耐盐型玉米品种登海605、鲁单818和不耐盐型玉米品种鲁单981、连胜188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施氮水平下(0、180和360 kg·hm-2,记作N0、N1和N2),系统研究了施氮对不同耐盐碱类型玉米品种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分配与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氮肥水平和品种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盐碱地夏玉米籽粒产量,高氮水平下能够提高不耐盐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下耐盐型玉米品种产量无显著变化,不耐盐品种LD981和LS188 2年平均显著增产9.93%和16.31%,各品种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效率(NAE)和氮肥利用率(NUE)均显著降低.互作效应分析表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是由品种、氮肥水平及品种和氮肥水平之间的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耐盐型品种比不耐盐品种分别增产7.78%-27.63%(N0)、7.40%-24.87%(N1)和0.32%-9.55%(N2);氮肥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26.65%-48.28% (N1)和1.20%-24.87% (N2).[结论]耐盐型品种较不耐盐型品种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能力,在低氮下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而不耐盐型品种在高氮水平下有利于产量的发挥.施氮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影响氮肥利用效率,优化氮肥供应与品种匹配,能够实现盐碱地玉米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夏玉米 品种 氮肥水平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盐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油莎豆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油莎豆适应性强、抗逆性高、耐盐碱、耐贫瘠、抗旱、耐涝的特点使其成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选择。油莎豆块茎生于地下,其机械化播种、收获方式成为该作物规模化推广种植及实现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油莎豆的播种、收获方式方法,重点对目前油莎豆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盐碱地油莎豆推广种植及产业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油莎豆 盐碱地 播种 收获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盐碱地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种子科技 2019

摘要:目前对花生耐盐碱能力的研究,多采用水培方法集中在芽期或苗期某一阶段进行的短期盐胁迫,有关盐碱地花生种植技术的研究较少.在滨海盐碱区域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盐碱地花生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及盐碱地花生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的生理特性,确立盐碱地花生最优的种植密度,为滨海盐碱区域花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盐碱地 花生 干物质 积累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产条件下谷子品种盐碱耐性的差异及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生产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的耐盐碱性差异,确定谷子大田耐盐碱性鉴定方法和指标。【方法】以华北夏谷区主推的8个谷子新品种为材料,设置东营滨海盐碱地条件和济南试验地正常条件处理,进行谷子大田耐盐碱性研究。【结果】在盐碱地和对照正常条件下,参试谷子品种产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39.1%和13.0%。与对照相比,盐碱地条件下,各品种产量均显著降低,产量盐害率变幅为20.7%—63.4%,变异系数为48.4%;盐碱地条件下,所有品种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株高、SPAD、地上部同化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均降低;盐碱地花前同化物质的转运量提高,平均增幅为34.4%,花后同化物质的积累量降低,平均降幅为42.7%。产量盐害率与单穗重(R=-0.937)、单穗粒重(R=-0.933)、干物质重(R=-0.895)、花前同化物质转运量(R=-0.935)、花前同化物质转运率(R=-0.880)、花前转运同化物质对籽粒贡献率(R=-0.859)、花后同化物质积累量(R=-0.909)和开花期地上部含水量(R=-0.834)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后同化物质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R=0.859)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出谷率和千粒重间无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单穗重、单穗粒重、干物质重和地上部含水量可以作为耐盐碱性鉴定指标,且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了谷子耐盐碱性的综合评价,济谷22和济谷21的综合得分值最高。【结论】在盐碱地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存在耐盐碱性差异,单穗重、单穗粒重、干物质重和地上部含水量可以作为大田耐盐碱性的鉴定指标,济谷22和济谷21为耐盐碱性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花前同化物质的转运量提高,且花前转运同化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和开花期地上部含水量均与盐害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提高开花期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水量和花前转运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是提高盐碱地条件下谷子产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谷子 盐碱地 同化物质转运 地上部含水量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钙对盐碱土壤花生荚果生长及籽仁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外源钙对盐碱地花生荚果发育的影响,以花育25号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施用外源钙肥CaO对盐碱土花生荚果发育动态、籽仁品质及产量的变化。CaO用量设置0kg/hm~2(Dck)、52.2kg/hm~2(DCa1)、104.55kg/hm~2(DCa2)、156.6kg/hm~2(DCa3)4个水平,并以非盐碱土空白为对照(Lck)。结果表明:盐碱土对花生荚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DCa1、DCa2、DCa3处理均可促进盐碱土花生荚果与籽仁的生长发育,使籽仁膨大时间提前,其中以DCa3处理提高荚果干重、体积和籽仁干重的幅度最大,分别提高24.1%、15.5%和20.36%。施用外源钙降低了盐碱土花生籽仁蛋白质与亚油酸含量,提高了籽仁可溶性糖、脂肪、油酸含量与油酸亚油酸(O/L)比值。此外,外源钙的施用提高了盐碱土花生百果重、百仁重与出仁率从而提高了产量,以DCa3处理产量的增幅最大,达到43%。

关键词: 花生 盐碱地 荚果发育 籽仁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谷子、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谷子花生2∶2和4∶4两种间作模式,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花生谷子间作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单作,且灌浆期和收获期2∶2间作模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而间作下花生干物质量各生育期均低于单作。各生育期间作谷子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且两种间作模式差异不显著;而间作花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收获期则高于花生单作,且2∶2间作高于4∶4间作模式。两种间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净面积产量均低于单作;而2∶2间作模式谷子产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谷子净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谷子单作。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4∶4间作模式,且均大于1.0。可见,间作谷子在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作,而谷子花生2∶2模式又优于4∶4模式。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推广谷子花生2∶2间作种植模式利于提高作物群体覆盖、土地生产力,从而促进作物高效共生、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盐碱地 谷子花生间作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棉花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优化硫酸盐盐碱地棉花花生种植模式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综合经济效益,本研究以‘鲁棉研37号’和‘花育36号’为供试材料,在高唐硫酸盐盐碱地条件下,通过两年大田试验分析了棉花花生不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产量、单位面积的土地当量比、种植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在试验点的气候条件下,棉花花生不同种植模式中两种作物产量存在年际间差异;棉花花生2:4和4:8间作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总效益、总成本和净效益均较高,其中4:8种植模式的最高。棉花花生4:8大小幅间作种植,年际间换带轮作,可作为当地棉花花生复合种植的最优配置。

关键词: 棉花 花生 盐碱地 间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钙肥对盐碱地花生开花期后土壤水分、盐分和速效养分运移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探索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区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出苗和建苗率,田间条件下,设置CaO0 kg/hm2(对照,Ca-0)、180 kg/hm2(Ca-1)和360 kg/hm2(Ca-2)试验,研究盐碱土花生开花期后0~100 cm剖面土壤水分、盐分和速效氮磷养分含量随花生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钙肥可明显降低0~60 cm土层含盐量,80 cm以下土层含盐量明显增加,对0~40 cm土层含水量影响不大,但明显提高开花后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且较高钙肥用量可降低60~100 cm土层含水量。施用钙肥可明显提高开花期后0~60 cm土层水解性氮和速效磷含量,明显降低土壤水解性氮的淋溶强度,尤以Ca-2处理表现明显。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区,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匮乏,速效磷含量虽然较充足,但受盐碱胁迫、团粒结构缺乏、土壤板结严重等因素制约,不利于花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土壤磷效率难以发挥,基施钙肥可有效提高0~60 cm土层水解性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水解性氮的淋溶强度,使土壤肥力有效发挥。

关键词: 钙肥 花生 盐碱地 土壤水分 土壤含盐量 土壤速效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配施对盐渍土壤水稻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种植过程中根系生长受盐碱胁迫,导致养分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磷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不同生育期根系生长、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3个碳水平:(1)C0,无碳;(2)C1:低碳,450 kg/hm~2;(3)C2:高碳,900 kg/hm~2;3个磷水平:(1)P0:无磷;(2)P1:低磷,P_2O_5 64 kg/hm~2;(3)P2:高磷,P_2O_5 128 kg/hm~2。结果表明,在水稻成熟期,低碳低磷(T5)处理时根系总表面积显著高于高碳低磷(T7)和高碳高磷(T8)处理,分别增加25.2%和30.2%;低碳处理(T5、T6)时根系总体积显著高于高碳处理。T5处理时水稻产量、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0 245,9 550 kg/hm~2。结实率较高是低碳低磷(T5)处理水稻产量最高的原因。低碳低磷(T5)处理时糙米P积累量最高,显著高于T6、T7、T8处理,分别高出13.9%,27.8%,31.2%。T5处理的磷肥贡献率和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施磷肥处理。磷肥偏生产力表现为低磷投入显著高于高磷投入。综上所述,与单独施用无机肥相比,有机肥与磷肥配施能够显著促进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及磷肥农学效率,其中低碳低磷(T5,C 450 kg/hm~2+P_2O_5 64 kg/hm~2)处理最有利于盐渍化土壤水稻根系生长。

关键词: 盐碱地 养分利用率 肥料偏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小麦效果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优化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pH值及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小麦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土壤改良剂用量增加,土壤理化性状较好,作物产量增加,但3%、4%、5%的添加量之间差别不明显.减氮处理在土壤理化性状、小麦产量方面没有表现出优势,说明对于生长期较长的小麦来说,充足的氮肥供应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