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土壤(模糊匹配)
168条记录
吡虫啉在花生田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使用Waters2695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对吡虫啉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解动态试验中吡虫啉在花生植株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半衰期无法计算;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7~9.5 d,药后21 d消解74.7%以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10%微囊悬浮剂可用于防治花生田蛴螬。于花生播种前拌种,最高用药量260 g a.i./100 kg种子(2 600 g制剂/100 kg种子)。

关键词: 吡虫啉 花生 土壤 残留 安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氟吡甲禾灵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农业灾害研究 2018

摘要:为了评价高效氟吡甲禾灵在油菜中使用的安全性,进行2年2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1 350 g/hm~2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1 350 g/hm~2和900 g/hm~2施药,收获期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在油菜中半衰期为5.1~9.4 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8.1~12.0 d。最终油菜籽和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残留量分别为0.059 6~0.195 0 mg/kg和<0.02~0.159 mg/kg。该方法准确可靠。收获期油菜籽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低于欧盟规定的MRL值(0.2 mg/kg)。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油菜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甲·特丁净乳油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检测研究50%异甲·特丁净乳油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50%异甲·特丁净乳油按施药剂量为2 250、3 750 g a.i./hm~2,于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施1次,收获期的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植株、花生壳、花生仁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残留量<0.05 mg/kg,特丁净残留量<0.01 mg/kg)。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6~14.8 d,药后30 d消解90%以上;特丁净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1~14.7 d,药后30 d消解87%以上。总的来说,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结论]试验结果为异丙甲草胺·特丁净在花生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特丁净 花生 土壤 消解动态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元素含量水平和化学计量特征并判断该区域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选择保护区5种典型植物群落翅碱蓬、碱蓬、芦苇、柽柳和白茅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不同器官和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分析保护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5种群落中典型植物各器官C和P含量规律大体一致,除白茅和柽柳外,均表现为叶>根>茎,白茅茎的C和P含量高于根。不同植物器官N含量则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为叶>茎>根。各植被类型叶片N∶P值均小于12,且与根系的N∶P值接近。土壤C、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78 g?kg~(-1)、0.32 g?kg~(-1),均低于全国水平。P含量的平均值为0.53 g?kg~(-1),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同土层之间土壤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群落土壤C∶N∶P值不同,同一群落不同土层的土壤C∶N∶P值变异性较小。植物叶片C、N、P含量以及C∶N、C∶P与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C、N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层土壤C、N、P含量相对稳定,总体低于全国水平,土壤N的匮乏引起了C∶N和C∶P值的变化。植物叶片和根系的C∶P值接近,说明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相对稳定,同时叶片N∶P值小于12,进一步说明土壤中N的匮乏使其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养分含量 植物群落 土壤 黄河三角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地稳多控肥对巨峰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落叶果树 2018

摘要:经田间试验表明,巨峰葡萄施用饲地稳多控肥后,能有效提高巨峰葡萄的产量与品质。穗重、粒重、穗粒数、粒径等明显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口味均得到明显改善;可以简化葡萄施肥过程,降低施肥成本,省工环保,增加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 土壤 控释肥 氮钾双控 巨峰葡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氟氰菊酯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行为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评价氯氟氰菊酯在梨上的使用安全性,于2015—2016年在济南、太原、杭州三地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氯氟氰菊酯在梨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氯氟氰菊酯在梨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 3~23. 1、2. 6~23. 1 d。氯氟氰菊酯在梨上最终残留均小于0. 2 mg/kg,低于氯氟氰菊酯在梨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0. 2 mg/kg。建议2. 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施药次数为1次,最高使用剂量12. 5 g a. i./hm2,在梨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1 d。

关键词: 氯氟氰菊酯 土壤 残留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呋酰胺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使用评价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噻呋酰胺在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中噻呋酰胺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在花生植株中的半衰期为9.1~11.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0~14.0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按施药剂量为182.25、273.375 g a.i./hm~2,连续喷药3~4次,施药间隔期7 d,喷药后7、14、21 d土壤中噻呋酰胺残留量为<0.01~0.190 mg/kg,花生仁中噻呋酰胺残留量均<0.01 mg/kg。[结论]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在花生上按推荐剂量使用噻呋酰胺是安全的。

关键词: 噻呋酰胺 花生 土壤 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醚脲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蓝和土壤中丁醚脲的含量,并研究其在甘蓝和土壤中的代谢残留。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土壤采取振荡提取,旋转蒸发,浓缩,用乙腈定容,通过滤膜过滤,经色谱柱分离。结果甘蓝、土壤中烯啶虫胺的最低检出浓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均为0.01 mg/kg;在0.02~100μg/m L范围内丁醚脲的线性关系良好,R=1.0。甘蓝和土壤样品回收率在75.3%~102.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3.7%~11.4%。代谢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河北、山东、河南3地丁醚脲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2~2.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4.4 d;最终残留实验结果显示,丁醚脲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结论在自然条件下,丁醚脲属于易降解农药,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收获后的甘蓝相对安全。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丁醚脲 甘蓝 土壤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现代农药 2017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中的残留,对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01~10.0mg/kg时,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籽、土壤和棉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5%~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4%~9.2%。噻苯隆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3.4 d、11.1~16.8 d。敌草隆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3.3 d、11.4~18.9 d。当540 g/L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97.2~145.8 g/hm~2,喷雾施药1次,棉籽中噻苯隆和敌草隆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0.01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 噻苯隆 敌草隆 棉花 土壤 消解动态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使用评价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对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2~9.3 d,霜脲氰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2.1 d;甲霜灵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6.0~7.7 d,霜脲氰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1.9~2.0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按施药剂量为625.0、937.5 mg a.i./kg,连续灌根3~4次,施药间隔期7 d,施药后14~21 d辣椒中甲霜灵残留量为0.0380~0.3100 mg/kg,土壤中甲霜灵残留量为0.1110~0.3580 mg/kg,均低于0.5 mg/kg(MRL);辣椒和土壤中霜脲氰均未检出。推荐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甲霜灵 霜脲氰 辣椒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