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麦(模糊匹配)
447条记录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少耕和翻耕对小麦产量水平发挥的影响。采用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中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山农24,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对比研究了少耕播种(Less-tillage sowing, LT)和传统翻耕播种(Ploughing sowing, PS)对小麦群体光照强度及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与PS处理相比,LT处理显著改善了多穗型品种小麦群体内的光分布状况,显著增加了中下位叶片的可受光照量和叶片光合速率;比较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冠层温度发现,LT处理下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群体的冠层温度较PS处理显著降低,中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山农24在2种耕作方式下冠层温度差距不明显,说明中大穗型小麦品种更适宜采用少耕播种技术;LT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中大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4生育中后期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充分发挥小麦群体的后期光合生产优势;LT处理较PS处理可显著提高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的产量。LT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多穗型小麦品种的群体光分布特性,较PS处理更易发挥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群体相对较大的多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LT处理的节本增效作用。

关键词: 小麦 少耕 光分布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仓储天数小麦的组分变化、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规律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仓储天数小麦的组成成分变化、瘤胃发酵特性及瘤胃降解规律。在小型砖混结构平房仓内对1 t袋装(每袋40 kg)小麦进行仓储,小麦初始干物质(DM)含量为89.87%,在储存1、180、360、540、720 d时检测小麦的常规营养成分、淀粉、脂肪酸、氨基酸、霉菌毒素含量,采用瘤胃发酵体外模拟和尼龙袋法分析小麦瘤胃发酵参数及干物质(DM)和淀粉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小麦DM含量极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其他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小麦在整个储存过程中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经过24 h体外培养后,不同储存天数小麦的产气量、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等指标差异不显著,DM和淀粉的3、6、12、18、24 h瘤胃降解率和动态降解参数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初始含水量小于10.13%的平房仓储袋装小麦2年内不易发生霉变,且平房仓储2年内袋装小麦对牛的可利用价值基本不变。

关键词: 小麦 陈化粮 瘤胃 发酵特性 降解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肥施用方式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设置种肥混播条播、条播侧方施肥、条播下方施肥、种肥混播宽幅撒播4种播种施肥方式,同时每个播种施肥方式下设置225、375、600 kg/hm23个肥料用量水平。结果表明,种肥混播条播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影响极为明显,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出苗率明显降低,条播侧方施肥、下方施肥以及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方式对于小麦的出苗率影响不大。在种肥混播方式下,无论条播还是宽幅撒播方式均表现出了随着施肥量增加小麦株高和根系增加的趋势,其中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方式下小麦株高和根长数值相对较高。同一播种施肥方式下,小麦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等量肥料投入的情况下,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条播侧方施肥>条播下方施肥>种肥混播条播。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小麦基肥采用种肥混播宽幅撒播的方式,以降低化肥用量、保证出苗安全和培育壮苗。

关键词: 小麦 施肥位置 种肥混播 出苗率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小麦长势监测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高效、无损的监测作物长势是现代精准农业的核心环节,无人机平台因具有成本低、数据获取效率高、测试高度及测试时间可按需调节等优点,在监测作物长势中发挥着地面平台和高空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本研究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搭载RedEdge-M多光谱相机获取主要生育时期的小麦冠层多光谱影像,并同步取样测量小麦叶片SPAD、地上部鲜重和干重,进一步探索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多光谱影像的预处理方法,提取小麦冠层反射率并筛选出适合作物长势监测的植被指数,构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小麦长势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NDVI、SAVI、CCCI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预测小麦SPAD值的最佳模型为y=19.765+7.522NDVI+18.362SAVI+25.629CCCI,R2为0.965;预测小麦地上部干重的最佳模型为y=-0.508+0.603NDVI+0.325SAVI+0.032CCCI,R2为0.951;预测小麦地上部鲜重的最佳模型为y=-2.217+2.923NDVI+2.213SAVI-1.417CCCI,R2为0.766。本研究结果可为园区和农场尺度小麦长势的实时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影像 小麦 长势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不同耕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比较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索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最佳的耕种模式,本试验设置传统旋耕条播(T-A,对照)、旋耕+双镇压播种(T-B)、免耕播种(T-C)、深松+双镇压播种(T-D)、深耕+双镇压播种(T-E)5种耕种模式,研究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群体发育、干物质积累、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比较其生产成本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深耕+双镇压播种(T-E)模式可促进小麦群体发育、减少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和种植效益,是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适宜的耕种模式。该技术可作为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鲁西北棉改粮农田推广应用。

关键词: 棉改粮农田 小麦 耕种模式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O3-缓解小麦NH4+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

植物生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NO3-对单一NH4+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生理特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单一NH4+处理下,与对照相比,根系鲜重显著降低;吲哚乙酸(IAA)和茉莉酸含量显著降低,水杨酸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活性氧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氮代谢酶活性显著降低,谷氨酰胺含量显著增加。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检测表明,纤维素、木质素等峰值增大,其含量也显著升高。非损伤微测结果表明, NH4+、H+外排速率以及IAA内流速率增加。NH4++NO3-处理能提高小麦根系IAA、茉莉酸等激素含量,降低水杨酸含量,提高抗氧化酶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降低NH4+、H+外排速率以及细胞壁结构性成分的含量,从而缓解NH4+抑制作用。综上所述, NH4++NO3-处理有效缓解了单一NH4+处理对小麦根系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单一NH4+胁迫 氮代谢酶 激素 抗氧化酶 NO3-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播种机防堵技术研究进展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区推行保护性耕作,但秸秆覆盖量大、土壤休闲期短的现状对免耕播种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堵技术作为制约免耕播种机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从免耕播种机的作业对象-秸秆的基本特性入手,讨论了免耕播种机防堵关键理论与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的主要机型和技术特点,并总结了我国免耕播种机防堵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免耕播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免耕播种机 防堵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改良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是影响面制品颜色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快速、准确、简便地检测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对传统小麦籽粒黄色素测定方法AACC 14-50进行改良,为面制品颜色性状和营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酶标仪应用于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测定,对传统AACC 14-50法进行改良,分析改良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探讨不同提取时间和保存时间对面粉黄色素含量的影响,利用新改良方法测定28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籽粒黄色素含量,进一步验证改良方法的有效性,发掘面制品颜色性状和营养品质优异的种质资源.[结果]改良方法与传统AACC 14-50法所测黄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4(P<0.001),方差分析显示,2种方法所测黄色素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应用改良方法对144份小麦品种籽粒黄色素含量进行重复测定,3次重复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8和0.998.藁优5218、冀师02-2和郑麦366面粉黄色素含量在提取时间为30 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3、1.24和1.53μg·g-1,且提取时间为30—120 min时,黄色素含量保持在稳定水平(0.94—0.97、1.30—1.33和1.59—1.62μg·g-1).在室温保存0—20 d的藁优5218、冀师02-2和郑麦366的面粉,其黄色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0.93—0.97、1.29—1.33和1.60—1.64μg·g-1;P>0.05).28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籽粒黄色素含量变异范围广,不同环境间相关系数为0.73—0.98.其中,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平均值为1.15μg·g-1,变异范围为0.51—2.42μg·g-1;北部冬麦区平均值为1.57μg·g-1,变异范围为0.90—2.52μg·g-1;长江中下游麦区平均值为1.07μg·g-1,变异范围为0.56—2.54μg·g-1;国外品种平均值为1.61μg·g-1,变异范围为0.94—2.48μg·g-1.筛选到24份黄色素含量较低和26份黄色素含量较高的品种,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面制品颜色性状和营养品质遗传改良.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方法显著降低了工作量,缩短检测时间,效率提高12—15倍,且样本、试剂用量仅为原来的1/16,大大节约了成本.[结论]建立了一个准确稳定、经济高效、操作简便的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检测方法,可代替传统AACC 14-50法用于大规模样本黄色素含量测定.

关键词: 小麦 面制品颜色 营养品质 酶标仪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菌渣肥对芍药间作小麦产量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在芍药与小麦间作模式下,设置7个有机菌渣肥不同施用量处理,分别为每666.7m2施1 000 kg(T1)、2 000 kg(T2)、3 000 kg(T3)、4 000 kg(T4)、5 000 kg(T5)、6 000 kg(T6)及不施肥对照(CK),研究有机菌渣肥不同施用量对芍药、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N、P、K、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5处理下,芍药和小麦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高水平,666.7m2芍药根鲜重和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分别为1 865.6、669.7 kg;土壤中的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综合表现较好,分别为60.3 g/kg、224.6 mg/kg、351.0 mg/kg、312.0 mg/kg,比CK分别高出458.33%、203.51%、267.15%、110.81%。本试验初步得出,666.7m2施用5 000 kg为芍药间作小麦地块的最佳有机菌渣肥施用量。

关键词: 有机菌渣肥 芍药 小麦 间作 施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济麦70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高产稳产、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70是以BPT06068为母本、良星6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于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00005。对该品种的亲本特点、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小麦 济麦70 高产 多抗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