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深松(模糊匹配)
9条记录
北方玉米地仿生振动式深松机的研制及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北方玉米茎秆存在粗大、行距宽、深松阻力大等因素,造成深松作业功耗较大、深松铲磨损严重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北方玉米地仿生振动式深松机,介绍了整机振动装置的原理和主要部件结构参数的确定.基于仿生减阻原理,对深松铲齿和铲柄进行了仿生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深松铲齿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校核.样机在振动和挤压两种工作模式下的性能对比试验表明:振动模式下,牵引阻力减少了10%~17%.研究成果对加快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北方农业区的推广与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深松 振动式 玉米 北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响应耕作方式变化及有机物输入。为对比长期旋耕农田进行深松后土壤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及比例变化,该研究基于连续7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旋耕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moval,RT)、旋耕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turn,RTS)、旋耕转变为深松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moval,RT-DT)、旋耕转变为深松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turn,RTS-DTS)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在土壤有机碳中比例的变化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从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还田对SOC及其各活性组分均产生显著影响,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及两者的交互效应是影响SOC及其活性组分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RTS处理和RTS-DTS处理的SOC含量,分别比RT和RT-DT处理高6.1%~15.6%和19.1%~32.3%。并且转变耕作方式后RTS-DTS处理比于RTS处理SOC含量提高16.9%~20.0%。同时,RTS-DTS处理的POC含量比RTS处理高13.6%~53.8%;但RT-DT和RTS-DTS处理的土壤ROC含量较RT和RTS处理都呈下降趋势,RTS-DTS处理的ROC含量比RTS处理下降4.6%~10%;MBC含量降低23.8%~30.6%。虽然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处理的DOC含量,但RTS转变为RTS-DTS处理后,其3个土层的DOC含量下降了8%~41%。相比于RT和RTS处理,RT-DT和RTS-DTS处理0~30 cm各土层中LOC在SOC中的比例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OC与ROC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外,SOC及各组分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耕作方式转变为深松和秸秆还田提高了SOC含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SOC中的活性有机碳组分,这更有利于SOC的有效积累,促进土壤碳库的稳定固存。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还田 深松 活性有机碳 旋耕 碳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耕作方式是影响小麦产量水平发挥的关键因素,明确其对小麦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可为选择适宜该区域的高效耕作方式提供理论支撑.本试验设免耕(NT)、旋耕(RT)、深松(DL)和深翻(DT)四种耕作方式,研究其对小麦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NT)有利于小麦植株根重密度(DRWD)的增加,旋耕(RT)的小麦根重密度最小,两地区(德州和泰安)小麦免耕(NT)和旋耕(RT)处理的根重密度分别相差25.7%和21.7%,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NT)处理的小麦叶绿素值(SPAD)最高,有助于灌浆后期叶片捕捉更多光能供光合作用所用,从而增加小麦产量;深松(DL)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AI=5.4),相反旋耕(RT)处理的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最小为3.6,两者相差33.3%,差异显著;两地区各耕作方式处理的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表现为:NT﹥DL﹥RT、DT和NT、DL﹥DT﹥RT;泰安地区成熟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免耕(NT)处理为22 673.6 kg/hm~2,旋耕(RT)处理为18 930.3 kg/hm~2,总体表现为NT﹥DL﹥DT﹥RT;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免耕(NT)和深松(DL)处理更有利于小麦栽培高效轻简方式的形成和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小麦 免耕 旋耕 深松 深翻 光合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和养分周转,也是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更新周转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连续9 a的旋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深松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0~5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团聚体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团聚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旋耕-深松农田显著影响了0~50 cm土层的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表层土壤较大粒级团聚体的比例,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别比旋耕-深松无秸秆还田(RTA-STA)、旋耕秸秆还田(RTS)和旋耕无秸秆还田(RTA)处理高6.1%、65.4%和87.8%;同时,RTS-STS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碳含量和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虽然在20~30和30~50 cm土层之间,2个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RTS-STS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较0~20 cm土层和RTS处理显著降低。通过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影响的作用力分析可看出,耕作、秸秆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在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比例及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自身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促进了0~20 cm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有机碳的贡献,对提升土壤有机碳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 深松 旋耕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变耕作方式对长期旋免耕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深松是解决长期旋免耕农田耕层浅薄化、亚表层(>15~30 cm)容重增加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将长期旋免耕农田进行深松必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碳固定速率的变化。因此,为对比将长期旋免耕转变为深松前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该研究利用连续12a的旋耕和免耕长期定位试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连续6 a旋耕-深松和免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转变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0~30 cm有机碳含量、周年累积速率及其固碳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连续12 a的旋耕和免耕处理(2002-2014),2014年免耕处理土壤0~30 cm有机碳储量比试验初期(2002年)提高38%,旋耕处理降低了30%,而对照常规处理无显著差异。免耕处理土壤0~30 cm有机碳储量比旋耕处理高约2.6倍(2014年)。长期免耕显著提高了土壤0~30 cm的有机碳含量,2002~2014年其土壤0~30 cm固碳量为16.69 t/hm2,但长期旋耕导致土壤0~30 cm SOC含量显著降低,表现为土壤有机碳的净损耗,年损耗速率为-0.75 t/hm2。而长期旋耕后进行深松(旋耕-深松处理)6年其土壤0~30 cm的有机碳含量较原旋耕处理提高32%~67%,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固碳量及周年累积速率;免耕-深松土壤0~30 cm的有机碳周年累积速率较免耕处理下降了42%。长期旋耕造成有机碳水平下降的条件下,将旋耕处理转变为深松处理在短期内更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将长期免耕处理转变为深松措施,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和固碳量。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作物 深松 旋耕 免耕 保护性耕作 土壤碳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转变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松是解决长期旋免耕后耕层浅薄化、亚表层(15~30 cm)容重增加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期旋免耕后进行深松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周转。为对比转变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连续6 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免耕转变为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2012-2014年长期旋免耕农田进行深松对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转变和秸秆还田均对土壤LOC含量、活性有机碳与有机碳的比例(LOC/SOC)和碳库管理指数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原旋耕秸秆还田处理(RTS),虽然旋耕-深松秸秆还田处理(RTS-STS)提高了0~30 cm土层的LOC含量,但其土壤中LOC/SOC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下降。而免耕-深松秸秆还田(NTS-STS)处理和耕作方式未转变的免耕秸秆还田处理(NTS)在0~10 cm土层其LO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NTS-STS处理显著提高LOC/SOC比例。耕作方式转变导致RTS-STS处理碳库管理指数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而NTS-STS处理则呈逐渐升高趋势。耕作、秸秆、年份、耕作与秸秆、耕作与年份及3者交互作用是导致耕作方式转变后各处理0~30 cm的LOC含量变化的主要作用力(P<0.05)。秸秆还田条件下,将长期旋耕处理转变为深松可显著降低土壤SOC中的LOC比例,降低碳库管理指数,促进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而长期免耕处理转变为深松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下层(10~30 cm)的土壤碳库活性。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 深松 旋耕 免耕 碳库管理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CSCD

摘要:该区指种植区划中的北部冬麦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陕西北部。耕作模式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5.5%左右,一般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收获,小麦播种至成熟>0℃积温为2200℃左右。全年无霜期135-210天。全年降水量440-71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100-210毫米。本区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潮土、黄绵土和盐渍土等。制约该区域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一是小麦生育期降水严重不足。二是常遇春季干旱,影响小麦返青及正常生长。三是病虫害较多,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四是倒春寒发...

关键词: 深松 北部冬麦区 冬性品种 干热风 春季干旱 越冬水 潮土 马力拖拉机 耕作模式 盐渍土

黄淮海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CSCD

摘要:该区指种植区划中的黄淮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北中南部、山东全省、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以及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等地。耕作模式主要为一年两熟,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8亿亩左右,占全国小麦面积的50%左右,年降水520-980毫米,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150-300毫米。播种至成熟期大于0℃积温2000-2200℃,无霜期180-230天。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翌年6月上旬收获。土壤类型有潮土、褐土、棕壤、砂姜黑土、盐渍土、水稻土等。制约该区域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一是降水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二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深松 河北中南部 淮河以北 山西南部 砂姜黑土 耕作模式 盐渍土 土壤类型 马力拖拉机

北方旱地用行间振动深松机的设计与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松作业在不大范围翻动土壤的前提下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多项理化性质,是实现耕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一般深松机具结构不合理、作业时牵引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减阻原理的深松机,确定了深松铲、曲柄连杆机构、切茬圆盘刀、限深轮和机架等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设计合理,田间通过性强,在对北方玉米旱地进行30 cm耕深的深松时,相比无振动深松机具,机具的牵引阻力下降约21.24%,减阻效果明显。

关键词: 深松 振动 牵引阻力 北方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