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氟铃脲(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及大蒜中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青蒜、蒜薹、大蒜中氟铃脲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大蒜中的残留及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探讨。[方法]样品用水和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后上清液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分析。[结果]5%氟铃脲乳油,按照用药量450 g a.i./hm2于大蒜蒜蛆发生初期根部喷淋施药1次。1年6地试验结果表明:采收间隔期为7 d时,青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22 mg/kg之间;蒜薹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38 mg/kg之间。采收间隔期为10 d时,青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74 mg/kg之间;蒜薹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86 mg/kg之间;收获期大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均小于方法的定量限(0.02 mg/kg)。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铃脲在我国所有登记作物中风险商RQ值为0.007 687,远远低于1。[结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大蒜中的残留量不会对我国一般人群的健康产生影响。

关键词: 氟铃脲 青蒜 蒜薹 大蒜 残留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

摘要:为评价氟铃脲在韭菜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氟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量及残留降解研究。进行1年4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氟铃脲11 250g/ha (562. 5 g a. 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氟铃脲11 250g/ha (562. 5 g a. 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和7 500g/ha (375 g a. i/ha,推荐最高剂量)施药,施药1~2次,施药间隔7d,1次施药按照药后间隔10、14、21d采集韭菜样品; 2次施药按照末次药后间隔7、10、14d采集韭菜样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氟铃脲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氟铃脲在韭菜中消解较快,在山东保护地和安徽露地半衰期分别为7. 7和11. 5d。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建议使用5%氟铃脲乳油防治韭蛆,用药量7 500~11 250g/ha,韭菜收割后2~3d,根部喷淋,最多施药2次,施药间隔7d,安全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氟铃脲 韭菜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的生物活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和虱螨脲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斑翅果蝇D.suzukii的毒性机制,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氟铃脲、虱螨脲对2种果蝇2龄幼虫的毒力,以及其在亚致死浓度LC10、LC20下对2种果蝇体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氟铃脲和虱螨脲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2种果蝇的死亡率均明显增加,氟铃脲处理可使2种果蝇的死亡率最高达到83.33%,明显高于虱螨脲处理后黑腹果蝇(65.00%)和斑翅果蝇(66.66%)的死亡率.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0的虱螨脲处理果蝇2龄幼虫24 h后,黑腹果蝇2龄幼虫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斑翅果蝇2龄幼虫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另外,亚致死浓度的氟铃脲可明显抑制黑腹果蝇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表明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和虱螨脲对果蝇有较强的毒力,氟铃脲的毒力高于虱螨脲,且果蝇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与氟铃脲和虱螨脲密切相关.

关键词: 氟铃脲 虱螨脲 黑腹果蝇 斑翅果蝇 几丁质酶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质对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加工的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

山东化工 2018

摘要:为研究水质对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加工的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以指导该剂型的加工,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测定了水中无机盐电解质种类和浓度、水的p H值变化等因素下制剂的流变性。结果发现:以不同水质对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加工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曲线符合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阳离子电解质的添加对氟铃脲悬浮剂的流变曲线影响较小。阴离子电解质的添加对氟铃脲悬浮剂的流变曲线影响较大。阳离子电解质的添加对氟铃脲悬浮剂的影响规律不明显,添加了阴离子电解质的氟铃脲悬浮剂减少了稠度系数K,增加了屈服值τH和流动行为指数n,具有"剪切增稠"特征,拟合决定系数都高于0.99。在水的p H值很低时,悬浮体系的黏度较高,悬浮体系屈服值τH也较高,稠度系数K较大,流动行为指数n较小,随着水的p H值增加,悬浮体系的黏度和悬浮体系屈服值τH降低,流动行为指数n变大,拟合决定系数R2都高于0.99。

关键词: 水质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 氟铃脲 悬浮剂 流变性 屈服值 流动行为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对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以指导该剂型的加工,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测定了NNO的用量、分子质量及氟铃脲质量分数变化等因素下制剂的流变性。结果发现:以NNO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悬浮剂的流变曲线符合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NNO的分子质量范围和用量会影响氟铃脲悬浮剂的流变性能。在固定NNO质量分数为3%的条件下,当氟铃脲质量分数≥20%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表现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当氟铃脲的质量分数≤15%时,n>1.0,悬浮体系表现为"剪切增稠"的胀性流体特征。氟铃脲悬浮剂的流变参数屈服值(τ_H)与NNO和氟铃脲的相对加入量有关。当氟铃脲含量过高时,则NNO不能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形成饱和吸附,裸露的氟铃脲颗粒界面间相互搭接形成结构,因而具有较大的屈服值;当氟铃脲含量过低,则多余的NNO可在悬浮的氟铃脲颗粒间搭接形成结构,也使其屈服值增大。在试验条件下,NNO的分子质量愈大,所制备氟铃脲悬浮剂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值愈小,流动行为指数虽略有增加,但均小于1,仍表现为假塑性特征。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情况下,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悬浮剂的屈服值和流动行为指数均高于以苯乙烯丙烯酸无规共聚物(MOTAS)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悬浮剂。

关键词: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 氟铃脲 悬浮剂 流变性 屈服值 流动行为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模型的判断研究

山东化工 2016

摘要:目的:建立悬浮剂流变模型的判定方法。方法:测定了氟铃脲悬浮剂粘度与剪切速率后,采用五种流体的模式进行模拟。结果:Sisko、Power-law、Casson模型对"剪切变稀"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偏低,分别为0.8667、0.9821、0.9873,Sisko误差很大,不适合用该模型进行拟合;Casson、Binghamplastic流变模型对"剪切变稠"氟铃脲悬浮剂流变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都偏低,分别为0.9714、0.9830,误差较大。只有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氟铃脲悬浮剂两种流变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922、0.9966,均在0.99以上。结论:综合考虑,可以采用拟合精确度较高的Herschel-Bulkley三参数模型来研究试验中制备的农药悬浮剂流变曲线。

关键词: 氟铃脲 悬浮剂 流变模型 拟合 判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铃脲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行为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查氟铃脲在棉叶及土壤上使用后的降解和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铃脲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氟铃脲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降解常数。按照试验要求,氟铃脲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均未检出,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1)。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棉花和土壤中的氟铃脲残留测定;建议2%氟铃脲乳油在棉花上防治病害,用药次数1次,使用剂量是22.5~30.0 g·a·i·hm-2,在棉花上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10 d。

关键词: 氟铃脲 高效液相色谱 降解 残留 安全间隔期 最大残留限量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合物分散剂对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

应用化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研究了聚合物分散剂苯乙烯丙烯酸无规共聚物(MOTAS)用量、分子量及氟铃脲质量分数等对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合物MOTAS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行为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在固定氟铃脲质量分数为20%时,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0%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5%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具有胀塑性流体特征。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参数屈服值τH与分散剂MOTAS和氟铃脲的加入量有关。分散剂MOTAS质量分数≤2.5%时,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吸附很少,裸露的氟铃脲颗粒界面间相互搭接,具有较大的屈服值τH;当分散剂加入质量分数为3.0%时,分散剂可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形成饱和吸附,若再增加分散剂用量,多余分散剂在悬浮的氟铃脲颗粒间形成搭接,使其屈服值τH增大。在MOTAS分散剂的分子量在10 000~30 000范围内时,MOTAS分子量愈大,所制得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表观粘度和屈服值τH愈小,流变行为指数n虽略有增加,但均小于1,没有改变"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

关键词: 氟铃脲 MOTAS分散剂 流变性 屈服值τH 流变行为指数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的吸附性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残余质量浓度法、ζ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和XPS法系统地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MOTAS)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的吸附量、吸附状态、ζ电位、吸附作用力和吸附层厚度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OTAS分散剂在氟铃脲界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k、ζ电位和吸附层厚度均随MOTAS分散剂相对分子量增加而增大,MOTAS分散剂在氟铃脲界面呈多点吸附,氢键是分散剂分子与氟铃脲界面结合的重要作用力.分析实验结果发现,MOTAS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吸附后具有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双重作用.

关键词: 氟铃脲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 吸附 ζ电位 吸附层厚度 分散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残余质量浓度法、ζ电位仪、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系统地研究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吸附状态、ζ电位、吸附作用力、吸附层厚度等性能。结果表明:NNO在氟铃脲表面的饱和吸附量、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和ζ电位均随NNO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NNO分散剂在氟铃脲表面呈多点吸附,吸附了NNO的氟铃脲的IR谱具有明显的"红移"现象,说明氢键是分散剂NNO与氟铃脲表面结合的重要作用力,NNO在氟铃脲颗粒表面的吸附层厚度为5.97nm,分析认为,NNO在氟铃脲颗粒表面吸附后具有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双重作用,可以较好地维持氟铃脲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关键词: 氟铃脲 分散剂NNO 吸附 红移 ζ电位 吸附层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