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品种及突变体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广云 1 ; 王文美 1 ; 井立玲 1 ; 刘树玉 1 ; 李新华 1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突变体;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

期刊名称: 核农学通报

ISSN: 1001-1676

年卷期: 1994 年 02 期

页码: 14-19

摘要: 以小麦不同品种和突变体为材料,组配成5×3NCⅡ交配设计,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F_1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抽穗期在F_1代以负向优势为主外,其余7个性状均以正向优势为主,且以正向超亲最为普遍。鲁麦12号作亲本,在改善穗部性状(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和提高千粒重方面有较大利用价值。原丰5号和原丰6号两个突变体可用于矮秆育种。鲁麦20号和8830831两个突变体时提早熟期表现突出。在提高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及降低株高方面,分别以鲁麦8号×鲁麦20号、鲁麦12号×8830831和鲁麦8号×济核早03组合为最佳。

  • 相关文献

[1]五对小麦品种和突变体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比较分析. 侯广云,井立玲. 1996

[2]小麦品种及突变体杂种F_2代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研究. 侯广云,王文美,井立玲,李新华,刘树玉. 1994

[3]冬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刘建军,赵振东,董进英,郁敏. 1996

[4]多次回交水稻短根突变体RM1的农艺性状. 郝再彬,王军虹,兰小霞,杨连群,一井真比古. 2001

[5]一个小麦抗寒性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李 鹏,孙明柱,张风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2011

[6]不同穗型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隋新霞,李根英,吴祥云,楚秀生,管延安,黄承彦. 2004

[7]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李鹏,孙明柱,张锋,张凤云,李新华. 2009

[8]小麦空间诱变抗寒性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2011

[9]小麦穗部性状和株高的QTL定位. 王佳佳,王盈盈,张照贵,李冰,张桂芝,李斯深. 2015

[10]西葫芦8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陈凤真,何启伟,樊治成,盛金. 2007

[11]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铭泽,王法宏,冯波,司纪升,张宾,李升东,王峥,孔令安. 2013

[12]不同土壤肥力对各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裴艳婷,李娜娜,丁汉凤,谢连杰,孙敬海,刘鹏,靳义荣. 2018

[13]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刘苹,林海涛,张玉凤,杨力,王江涛,房锋. 2016

[14]外源染色体导入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汪晓璐,韩冉,宫文萍,程敦公,郭军,曹新有,翟胜男,李法计,訾妍,刘爱峰,李豪圣,宋健民,刘成,刘建军. 2020

[15]耐盐小麦种质筛选、鉴定与评价. 韩冉,解树斌,李欣,郭宪峰,宫文萍,汪晓璐,刘爱峰,李豪圣,刘成,刘建军. 2020

[16]木霉突变体的变异特性分析. 陈建爱,王未名. 2006

[17]木霉突变体T1010的变异特性分析. 陈建爱,王未名,祝清俊,孙永堂. 2007

[18]甘薯细胞水平离子束辐射诱变研究初报. 李爱贤,刘树震. 2005

[19]离子束照射甘薯胚性细胞团获得突变体. 李爱贤,刘庆昌. 2005

[20]花生辐射突变体质量性状遗传. 禹山林,闵平,栾文琪,王传堂,徐建志,卢俊玲.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