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吡蚜酮(模糊匹配)
5条记录
QuEChERS结合UPLC-MS/MS法测定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残留量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建立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了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UPLC-MS/MS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围内,吡蚜酮的相关系数为0.994 5,吡丙醚的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在0.02、0.2、1.0 mg/kg 3个添加浓度下,吡蚜酮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7.5%~106.1%,RSD值在2.2%~3.1%之间;吡丙醚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2%~89.1%,RSD值在1.6%~14.7%之间。吡蚜酮的检出限为1.0×10~(-3) mg/kg,吡丙醚的检出限为2.0×10~(-4) mg/kg。该方法适用于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QuEChERS 番茄 吡蚜酮 吡丙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小麦中吡蚜酮的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吡蚜酮在小麦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净化后,质谱检测器检测。[结果]添加质量分数为0.02~1 mg/kg时,吡蚜酮在小麦、土壤、麦苗和麦秆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7%~99.1%、72.3%~82.9%、85.8%~91.4%和82.7%~93.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7.8%、0.8%~2.7%、4.3%~9.2%和2.9%~4.3%。吡蚜酮在小麦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2 mg/k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 吡蚜酮 小麦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25%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制剂,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1、0.035,变异系数分别为0.15%和0.3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98.5%。

关键词: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杀虫剂对杏树桃粉大尾蚜的防治试验

农药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选取新烟碱类和三嗪酮类杀虫剂,通过对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rundinis的药效试验,明确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适宜质量浓度、持效期。[方法]采用"DMRT"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5%啶虫脒EC、5%吡虫啉EC 16.7、25 mg a.i./L,防治桃粉大尾蚜效果均较好,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为99.78%~100%,明显高于50%吡蚜酮WG 166.7、250 mg a.i./L的防效。并且5%啶虫脒EC及5%吡虫啉EC各药剂处理间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交替使用啶虫脒和吡虫啉,防止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吡蚜酮 吡虫啉 啶虫脒 桃粉大尾蚜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紫外吸收、荧光、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了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吡蚜酮使BSA的紫外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BSA的特征荧光峰猝灭,荧光猝灭常数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吡蚜酮与BS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且吡蚜酮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van′tHoff方程计算出体系的ΔH和ΔS值,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4 nm.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吡蚜酮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关键词: 吡蚜酮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