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桑黄(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寄生桑树的粗毛纤孔菌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筛选

中国蚕业 2022

摘要:以7日菌落生长面积为测量指标,菌丝生长势为参考项,分别进行了以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等5种物质作为碳源和以蛋白胨、酵母浸粉、牛肉粉、硫酸铵、大豆粉等5种物质作为氮源制作的培养基对1株寄生于桑树的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粗毛纤孔菌在供试的5种碳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供试粗毛纤孔菌除在以大豆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外,在其余4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在以酵母浸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

关键词: 桑黄 粗毛纤孔菌 碳源 氮源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及分子鉴定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本研究以桑黄为材料,筛选出一种快速直接提取子实体DNA的方法。利用CTAB法、试剂盒及硅珠DNA纯化技术分别对桑黄子实体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硅珠DNA纯化技术的提取效果最好,试剂盒方法次之。经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桑黄的rDNA ITS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所检测的样品为哈尔蒂木层孔菌Phellinus hartigii。

关键词: 桑黄 DNA提取 ITS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稀土元素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5种稀土元素(镧、铈、钕、镨、铒)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稀土元素在适宜浓度时对桑黄生物量以及多糖、三萜和黄酮等活性物质的合成,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稀土元素铈和铒有利于桑黄生物量的积累,并分别在浓度0.01 mmol.L-1和0.1 mmol.L-1时使生物量达到最大值(5.85±0.14)g.L-1和(5.34±0.45)g.L-1,比对照提高了23%和13%。而稀土元素铈、钕和镧则对桑黄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胞内三萜的合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铈在浓度0.01 mmol.L-1、钕在浓度0.1 mmol.L-1、铈在0.01 mmol.L-1时分别使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胞内三萜产量达到最大值(610.36±0.31)mg.L-1、(789.09±2.09)mg.L-1和(106.70±2.92)mg.L-1。本文所考察的5种稀土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桑黄胞外三萜和黄酮的合成,但稀土元素镧、钕和镨对胞外三萜诱导效果相对较好,而钕、铒和铈则对黄酮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综合来看,稀土元素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与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体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桑黄 多糖 三萜 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脂肪酸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脂肪酸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对桑黄菌体生长以及多糖、三萜和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的影响随脂肪酸种类以及质量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油酸有利于桑黄生物量的积累,在质量浓度为2.0g/L时,使桑黄生物量达到1.24g/L,比对照提高了33.33%;而硬脂酸则有利于桑黄胞外多糖的产生,在质量浓度2.0g/L时,使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25.38mg/L,是对照的3.20倍。对胞内多糖而言,油酸和硬脂酸诱导效果较好,分别在质量浓度0.5g/L和1.0g/L时,使产量达到645.79mg/L和655.12mg/L,而亚油酸则在高质量浓度时才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桑黄三萜的生产而言,油酸无论是对胞外三萜还是胞内三萜,都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并分别在质量浓度1.5g/L和2.0g/L时,使胞外三萜和胞内三萜产量达到666.15mg/L和339.32mg/L,分别为对照的1.28倍和2.30倍。此外,亚油酸还对胞内三萜的生产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黄酮类物质的合成,本实验所考察的这几种脂肪酸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桑黄 脂肪酸 多糖 三萜类物质 黄酮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