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OsAKT2的钾吸收功能及其在地上部分K+回流中的潜在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亚楠 1 ; 李俊林 2 ; 苏彦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OsAKT2;电生理;功能特异性;铵转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7 期

页码: 1158-1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水稻钾通道OsAKT2的基本功能和调控特征,揭示其在地上部K+回流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关键氨基酸区域序列比对,对不同物种来源的Shaker类钾离子通道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利用蛙卵电生理技术,研究水稻OsAKT2的膜电位敏感性及其对钾离子的吸收特征、离子选择性和对钾通道抑制剂的响应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了水稻OsAKT2的表达与钾浓度、铵转运及胁迫处理间的相互关系.[结果]OsAKT2与AtAKT2等典型通道高度同源(56%),属于AKT2类弱电压依赖—双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OsAKT2所介导的K+转运过程,与典型该类通道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介导K+的吸收为主,缺失了AKT2通道标志性的K+外排活性,且其K+吸收过程转变为明显的电压依赖性.OsAKT2对K+吸收Km值为43?mmol/L,是一典型的低亲和钾离子通道(>1?mmol/L);与典型Shaker通道相比,钾通道抑制剂Ba2+对OsAKT2的K+吸收活性的抑制效率(<78%)较低,而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NH4+通透性(约占K+的22%).进一步模拟田间种植水稻可能遇到的胁迫环境,发现水稻地上部OsAKT2基因的表达丰度在缺铵、缺钾及山梨醇处理下显著提高,且表现出一定的避光性(黑暗中基因表达水平较高).[结论]水稻OsAKT2能够提高植物K+吸收能力,或将有助于增强其在地上部K+回流和再利用中的功能,且对水稻体内氮素营养吸收转运具有潜在的贡献.

  • 相关文献

[1]济宁市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建议. 孔贺,杜中民,朱红梅,黄信诚,高发瑞,王绪营,崔太昌. 2016

[2]不同盐浓度下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柳展基,于翠梅,张月杰,李晓燕,刘世强. 2000

[3]阳光200水稻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杨百战,朱峰年,杜绍印,谢华玉,张士勇,毛瑞喜. 2005

[4]粳稻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组成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陈峰,张正球,李华东,徐建第,高洁,刘奇华,周起先,朱文银. 2013

[5]山东地方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陈峰,朱其松,徐建第,孙公臣,柳发财,朱文银,张洪瑞,高洁,袁守江. 2012

[6]山东省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及防控对策. 陈峰,朱文银,张洪瑞,毛瑞喜,杨百战,桑茂鹏,杨连群. 2009

[7]湖北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品质指标比较分析. 汪莲爱,董新国,杨洁,马云峰,余绍金. 2008

[8]SRAP技术在水稻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刘强,高新学,刘铁山,张成华,董瑞,郭庆法,叶金才,张春庆. 2008

[9]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赵庆雷,王凯荣,马加清,杨连群,谢小立,张士永,袁守江. 2009

[10]两个新水稻 Dwarf18 基因强等位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分子鉴定. 侯雷,袁守江,尹亮,赵金凤,万国峰,张文会,李学勇. 2012

[11]国审稻新品种松辽838选育技术报告. 耿文良,杨洁,刘晓梅,孙雅君,贾东,宋双,王丹,李明. 2016

[12]水稻半矮化多分蘖突变体f2-132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张艳培,孙伟,尹亮,赵金凤,袁守江,于元杰,李学勇. 2014

[13]2014年国家北方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王婧,杨洁. 2015

[14]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陈涛,朱文银,王才林. 2010

[15]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度相关性分析. 汪莲爱,周勇,居超明,汪玲玲,马翠英. 2002

[16]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3的定位. 亓芳丽,姜明松,袁守江,姚方印,高洁,李广贤. 2008

[17]硅钙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效果初探. 杨洁. 2017

[18]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进展. 李广贤,姚方印,庄杰云,侯恒军,姜明松. 2006

[19]生育前期遮光对水稻灌浆期剑叶生理特性及籽粒生长的影响. 刘奇华,周学标,杨连群,李天,张建军. 2009

[20]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杨洁,汪莲爱.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