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华北地区(模糊匹配)
7条记录
华北夏谷区不同年代主栽谷子品种氮代谢相关酶及有关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年代谷子品种的演变特点,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选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北夏谷区推广的20个主栽谷子品种进行大田试验,比较4个年代不同谷子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酶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谷子品种旗叶、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均随灌浆进程呈现下降趋势;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SPAD值变化均表现为1990s、2000s育成品种的SPAD值较高,1980s、2010s育成品种的SPAD值较低。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育成谷子品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前者酶活性最高时期为花后7天,后者为7天或14天;GS与GOGAT活性均表现为随育成年代递进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后7天到成熟期下降幅度从小到大依次是2010s、2000s、1990s、1980s,说明改良过程中谷子植株内各种酶源与代谢调节物质的降解速率降低。花后35天时GS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247,与产量呈负相关。花后7天时的GOGAT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455,且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更新育成的谷子品种旗叶中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华北夏谷区育种应进一步加强对氮高效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谷子品种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成酶 年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夏谷区不同年代主栽谷子品种氮代谢 相关酶及有关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年代谷子品种的演变特点,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选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北夏谷区推广的20个主栽谷子品种进行大田试验,比较4个年代不同谷子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酶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谷子品种旗叶、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均随灌浆进程呈现下降趋势;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SPAD值变化均表现为1990s、2000s育成品种的SPAD值较高,1980s、2010s育成品种的SPAD值较低.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育成谷子品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前者酶活性最高时期为花后7天,后者为7天或14天;GS与GOGAT活性均表现为随育成年代递进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后7天到成熟期下降幅度从小到大依次是2010s、2000s、1990s、1980s,说明改良过程中谷子植株内各种酶源与代谢调节物质的降解速率降低.花后35天时GS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247,与产量呈负相关.花后7天时的GOGAT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455,且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更新育成的谷子品种旗叶中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华北夏谷区育种应进一步加强对氮高效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谷子品种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成酶 年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主要谷子育成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给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育成的20个代表性谷子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段内这些谷子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9kg/hm2,穗长、穗重、穗粒重、茎粗呈上升趋势,穗粗、株高呈下降趋势,株高降低、茎粗增粗提高了谷子品种的抗倒伏能力。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穗长﹥穗粗﹥单穗粒重﹥单穗重﹥株高﹥茎粗﹥抽穗日数﹥千粒重,其中抽穗日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大。华北地区近年来育成品种的营养品质改善较小,应当加以关注。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谷子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华北地区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北地区4种农业管理措施下的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对其综合增温潜势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麦季农田土壤是N_2O和CO_2的排放源,CH_4的吸收汇。与秸秆不还田(SN)相比,秸秆还田(SR)显著提高了CO_2和N_2O的排放量,但增加了CH_4的吸收量。通过施用新型肥料(SRC)或采用氮肥条施(SRR)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22.4%~35.5%的N_2O排放量,并增加9.3%~44.2%的CH_4吸收量。尤其是SRR可以抵消由于秸秆还田引起的N_2O增排。4种管理措施下的麦田是大气总温室气体的吸收汇,在秸秆还田基础上施用新型氮肥品种或采用氮肥条施的施肥方式,能够达到温室气体减排,且增产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管理措施 华北地区 小麦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地区地膜残留及典型覆膜作物残膜系数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华北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及当年地膜残留系数,2008-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样方检测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2011-2014年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强度分布范围为0.2~82.2 kg/hm2,其平均值为26.8 kg/hm2。区域内不同作物和不同省份间地膜残留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生和棉花地膜残留强度较高,分别为32.0和31.8 kg/hm2;华北地区所有省份中,河北省农田地膜残留强度最高,为36.8 kg/hm2。2011年,华北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总量为14.8万t,其中地膜残留总量居前3位的作物是蔬菜(5.5万t)、棉花(3.9万t)、花生(3.0万t),占残膜总量的83.8%。3 a的地膜残留系数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和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9.7%和14.3%,如果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使用模式,预计到2021年,花生地和棉田的地膜残留强度将会达到69.1和70.4 kg/hm2,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研究可为华北地区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膜 土壤 作物 华北地区 地膜残留系数

菊花脑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 2002

摘要:菊花脑又名路边黄、菊花叶等.为菊科草本野菊花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菊花叶 野菊花 菊花脑 华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冬季管理

农业知识 2000

摘要:华北地区冬季气温一般在-15℃以上,只要做好蜂群越冬的准备工作,供给蜂群优良充足的越冬饲料,保温适宜,群势强壮,蜂王年轻健康,环境洁净,无病敌害,就能在室外安全越冬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冬季气温 蜜蜂 保温能力 安全越冬 蜂群 越冬情况 越冬饲料 群势 准备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